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,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。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,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。
■宜设而设,精在体宜
在明清时代,“宜”是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标准。国内专家对其的解释是:“宜可以分为三类,一是因地因人制宜,二是宜简不宜繁,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。 ( 《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野》 ) ”
文震亨在《长物志》中如此描述卧室设计:“一般设卧榻一、榻前仅置一小几,几上不设一物;设小方杌二,小橱一;室中清洁雅素,一涉绚丽,便如闺阁中,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。”
■删繁去奢,绘事后素
删繁是指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,去奢其实也很重要。如今很多设计师一提到以人为本,就以为是“给脖子套张饼”,其实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与方便是相辅相成的,过于奢侈地追求“一低头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饼”,恐怕会起到负效果。
“绘事后素”是孔子的话,是他对美的一种看法。在孔子眼中,绘事是那种装扮出来的美丽效果,而素则是自然的、气质的美,孔子认为“素”要美于“绘事”。这体现了一种“大美无言,大象无形”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追求。
■因景互
去过苏州拙政园的读者都知道这座美轮美奂的园林有一个特色就是“借景”,建于苏州城中心的塔被巧妙地“借”到园林来了。
因景互借,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整体观。居室、住宅、庭院,小环境和大环境统一在一起考虑,目的是实现一个艺术化的生活环境。
表现形式
一、中西式传统建筑本质上的不同表现在空间上,中国的传统建筑,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、南方的内天井,还是西南的一颗印、三房一照壁,都是内向围合形的建筑,私密性好,自家形成一个小院子,不受外界的干扰。西方建筑多是开放式的,通透性好,利于观赏周围的景色。
二、在形式上中式建筑有自己的特点,坡屋顶、院墙、青瓦、干净明白的白色粉墙、马头墙,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门窗装饰,给人一种悠远、浓厚的文化韵味。
三、早在20世纪开始,一直就有人在努力探索中国传统住宅的现代化问题,也进行了不少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,例如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的“菊儿胡同”。近些年中式住宅在中国房地产市场高调出现并呈蔓延趋势,对中式风格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,形成了一批既有有中国特色又有现代风格的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建筑。有将符号和传统元素进行抽象,抽取精神意向,利用现代材料进行创新的建筑形式,典型的有北京观唐别墅。有侧重于传统空间意境的再现,对传统生活、文化习惯和精神意识层面进行思考,设计中更关注传统精华空间的继承,试图用现代主义的句法将古典语汇与现代语汇相结合,提升空间品质。